
佛陀的懷「石」料理:一缽應量利眾套餐
綠色夏月 | 2020/07/26
您看過僧人托缽乞食嗎?如果一個出家人空缽而返,該怎麼辦呢?
今日就讓我們透過佛世時代的乞食小故事,繼續深入佛門用餐的內涵吧!
世尊在世時有一位婆羅門生了兒子,看相的人說:「這孩子相貌不好,注定一生薄福,取名叫阿保。」他的父母勉強養他到十二歲,便將他趕出家門,自己生活。一天阿保討飯經過,世尊見到他因緣已到,問他是否願意出家,阿保答應後,世尊為他立了法名叫「羅旬踰」。
每次托缽乞食,羅旬踰都是空鉢而返,世尊便要比丘們分出自己的一部分給他。但是比丘們乞到的食物已經不多,還要再分給羅旬踰,實在很辛苦。慈悲的目連尊者便自告奮勇向世尊報名,要跟羅旬踰一組,並深信自己不會落得沒飯吃的地步。
他們走過了很多地方,萬萬沒想到,真的沒有半個人願意供養他們任何一點食物。目連尊者靈機一動,把又累又餓的羅旬踰獨自留在恆河邊,自己用神通飛過了百億國家,想找點食物回來,但還是空缽而返!
最後走投無路的尊者,到了世尊身旁,世尊慈悲地將自己缽中的食物分給他。但正當尊者要再將餘食分給還在挨餓的羅旬踰時,世尊開口說:「即使你拿去給羅旬踰,他還是會吃不到的。」
果然,食物才剛到手,羅旬踰便打翻了缽,得來不易的飯菜,全順著水流掉了。羅旬踰深感自己無福消受,思惟結解垢除後得到阿羅漢果,就往地上抓了一把泥土,吃下後便涅槃了。
為什麼羅旬踰會一直吃不到飯呢?
原來他過去在惟衛佛時代,是個非常吝嗇、不肯布施的人。有次準備吃飯,當時的羅旬踰把衣服鋪在地上,防止食物掉落。有位僧人前來向他乞食,羅旬踰便抓了一把土放進僧人的缽裡。僧人接受後,便誠心祝福他:「希望你早得度脫。」
由於輕慢三寶,羅旬踰久遠以來,流轉生死、受苦無盡,連出家後也乞不到食。最後,還是因為那位僧人的祝福而得道。當時收下羅旬踰那把土的僧人,就是舍利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