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曆七月,是佛弟子的念恩報恩月。
佛陀特別在《父母恩重難報經》裡,帶著我們念恩:
母親熬過生命交關的生產,
年歲日長,孩子受的任何一點苦,
都是父母心上的擔憂,寧願代受;
只要父母還在世一天,沒有停止過對孩子的關心,
這份牽掛,直到生命的最後都難以割捨。
念恩時光牆
- 凡於 7/23-9/3 期間投稿分享者,妙音將會幫您的爸媽或祖父母迴向喔!
- 妙音於每週會將願意分享於網站上的投稿,張貼至念恩時光牆;亦會不定期更新神秘特邀選文!
假如,現在有一次機會讓你回到和爸爸、媽媽、祖父母間相處的時光,親口道一聲感謝,或是送出一個擁抱,你最想回到哪個時刻?
邀請您~將當時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可以是生活中的一個小片斷,甚至是一句話,如果有照片,或是勾起記憶的物件(可以是一件親手織的舊毛衣或是一份珍藏多年的紀念品),也歡迎您上傳與大家分享您和爸爸、媽媽、祖父母間的金色記憶。
(凡於 7/23-9/3 期間投稿分享者,妙音將會幫您的爸媽或祖父母迴向喔!)
(妙音於每週會將願意分享於網站上的投稿,張貼至念恩時光牆;亦會不定期更新神秘特邀選文!)
*投稿分享屬於我的金色記憶*
Aug 30
我的母親在動髖關節手術後,幾乎無法動彈的她,也忍住劇痛、奮力地移動身驅,不忘幫酣睡在她床前的我蓋上衣物。
~陳鳳貞
Aug 30
親愛的媽媽:
感恩您,在往生前留了兩個月的時間給我,讓我有機會貼身照顧您,報答您深恩。媽媽對不起,女兒做的太少,媽媽我很想念您。
感恩媽媽,鼓勵我多念佛,教我懺悔。媽媽,從小您就處處用心照顧我教育我,我所有的成就都來自於您與父親的護持。深深感恩您、深深祝福您如您所願在極樂淨土修學圓滿成佛 🙏
~黃敏茲
Aug 30
親愛的爸爸:
謝謝您在自己躺在病床上身心都虛弱的狀態下,仍溫暖地對正要趕回為公公奔喪的我說「別太傷心」。而當我完成公公治喪期間再回來您身邊時,您也已經病重到無法再說話了……。於是「別太傷心」成為您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否您早已在向我道別,在安慰我面對您的死亡也能夠「別太傷心」。
爸爸,女兒非常感恩您奉獻一生撫養照顧我們長大,偉大的爸爸,我愛您。真心祝福您在極樂淨土修學圓滿、究竟成佛🙏
~黃敏茲
Aug 30
母親在我的心中是一位慈眉善目的好母親。溫柔、對爸爸是百依百順,雖然沒讀過書,古代傳統的風俗他都懂,只要有客人來我們家,小孩子一定要問候客人,要懂禮貌。家庭不富裕但還是供我們讀書;每天為賺錢都到市場去賣魚,爸爸捕媽媽賣,為了家濟。
自從遇到了師父之後學了廣論才知道為我的父母回向、懺悔、祈求、皈依。但他們都不在了;每年七月的時後,內心倍感思親。
祈求師父上師諸佛菩薩攝受我的父母及累世父母歷劫冤親債主及一切有情眾生,早日離苦得樂,證無上菩提。
~鄭陳英芷
Aug 29
小时候我的头发非常少、又黄,妈妈一直为我用姜捣碎擦头皮,慢慢的,我的头发变得浓密而且很黑。头发一直到现在我都五十四岁了都还很好,且没有白头发,所以非常非常感恩妈妈!
还记得小时候坐在妈妈身边,妈妈帮我擦头皮的场景。有幸现在天天和妈妈在一起,好幸福哦!
妈妈今年八十六岁,还很健康。谢谢妈妈晚年让我陪伴左右!
~吴萍
Aug 29
想起我往生的父親,總是帶有一點歉意,因為國中時的不懂事,不懂得感恩還覺得很丟臉。
國中的某一天,正在位子寫作業,突然看到爸爸沒穿鞋子,衣服又舊又髒的走到我面前,把我忘記帶的餐盒特地拿來給我吃,當時我卻不領情,覺得沒面子讓同學看到我的爸爸是這樣子,我的表情當時一定很傷爸爸的心,因為當時的不懂事,讓我想到此事都無法忘懷自己對父親的不懂事。
爸爸,我對不起你,我不是孝順貼心的孩子。其實我一直都知道你是很疼愛我的,願我所做的一切善行都能迴向你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與佛同修。
~邱秋梅
Aug 29
我是個沒媽的孩子,感恩在成長的過程中奶奶的護持,她是和藹可親的長輩,我的叔叔們跟我的年紀相差不大,所以奶奶帶著一群孩子不簡單。
而爸爸剛三十出頭就沒有了我媽媽的陪伴,我們三個孩子又小才六歲、三歲、和妹妹剛出生十一天,所以爸爸白天出門工作賺錢,晚上回來要照顧小妹妹,有時情緒不好會打我們,奶奶就會出面阻止。
小時候常聽的一句話是三個沒媽的孩子已經夠可憐了。其實爸爸也是很辛苦,只是他沒有一個可以分憂的人,什麼事情都要自己撐著,他的爸爸沒有責任心,他從小就開始賺錢養著弟弟們,老婆又早早的走了,留下三個幼子,是爸爸又是媽媽的角色,讓他也很辛苦的走到年老!
阿爸謝謝您把我們拉吧大!阿爸辛苦您了!阿爸阿爸我和姊姊妹妹都很愛您喔。
~蔡淑華
Aug 29

我好開心在父母親晚年,抉擇回家跟爸媽共享天倫之樂!感恩爸媽給我機會學習如何優雅老化!
~簡淑靜
Aug 29

媽媽是小學老師退休今年九十歲有四個子女,有九個內、外孫,對每個人都很慈愛。
記得每個人的生日,每次誦經、持咒全部都在廻向文中,說到學生總是如數家珍,這個同學如何如何,連他的兄弟姐妹都認識好像是他的家人一樣。
媽媽真的很了不起,連我的同學都常常跟我說小時候去你家吃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呢,這些我都不記得了,但媽媽對他們的好他們也都如數家珍,每每咡到這些平淡又溫馨的故事,總覺得媽媽像觀世音菩薩的心関心著與她有緣的衆生,媽媽真的很了不起。
~莊玉瑛
Aug 29
媽媽總是很孝順,而且對每個人都非常有憐憫心與同理心,雖然說話有時很不中聽,但卻是出自一番好意。
她對待外婆、婆婆都相當用心,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健康。即便他自己過得困難,都要把最好的給子女跟父母,她給我們吃最健康跟最好的食物,而不計成本。
謝謝母親的照拂,也謝謝她推己及人,為了我們,連我們關切的家人都一併照顧,即使離婚了,也還是願意在任何時候出錢出力,並將她擁有的拿來供應給其他人。
Aug 27
小時候的記憶裹,是爸媽最寵愛的女兒,總是把我喜愛吃的東西留給下或是特意買回家,哥哥是不能吃也不能碰,結婚後依舊如前。
如今父母雙親已離世十來年,記憶仍是深刻,母親高興說著~我買了妳喜歡吃的東西,快來吃,父親就會静静座在客廳看電視,看似威嚴一語不發,心裡卻看著陪我吃東西,這畫面雖已遠去,記憶腦海中永遠抹不掉這一幕,父母深恩豈能就此忘了呢,記憶永不滅。
~謝秋燕
Aug 26
我的爸爸是日治時代受日本教育的人,自我有印象以來,他總是一副很嚴肅,無法開玩笑的人。
他幾乎沒有表達過對我們的感情或是愛,我們從小也是在打罵教育下長大,但自從自己當了爸爸,才知道養家活口的擔子有多重,才能體會他的打罵,其實內心是希望我們以後能堂堂正正、出人頭地,原來他是以他自已的方式在愛我們、灌溉我們。
以前總以為自己跟爸爸不親,但隨著爸爸離開我們的日子越久,對他的思念也越深!希望爸爸能隨阿彌陀佛修行,早日證得無上菩提,未來大家還能夠在西方淨土團聚!
~陳仕彬
Aug 25
第一次跟阿公阿嬤到宜蘭玩,還來我淡水的家住。雖然阿公阿嬤都往生了,但對他們的感恩及思念沒有斷。
~謝藍儀
Aug 25

想說說以前不太珍惜但現在覺得非常幸福的時刻,那就是可以跟家人開心地參加法會的時刻。
真的非常感謝身邊的家人能夠一起在這樣良善的環境學習以及護持,尤其是能夠跟兩位在我還小的時候非常照顧我的阿嬤一起參加法會真的非常開心。
奶奶從我有記憶以來總是每天準時做早晚課,即使不識字也會認真根的錄音帶誦經,讓我從小就很喜歡誦經和親近佛菩薩;外婆雖然還沒學佛,但外婆的正向思考總是給我很多啟發和鼓勵,因此覺得自己非常幸運也非常感恩,也特別珍惜還能跟兩位阿嬤一起參加法會的機會。
希望未來大家都能持續成為廣論大家庭的一份子,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鼓勵一起前進。
~張慧婷
Aug 24
出社會後,心性不定常常在對境時感覺有人欺負我。
有一天我回到阿媽家 ,年紀已經很大的阿媽聽我說完,在神龕旁,很氣憤地說:「誰欺負妳,我去跟他拚了!」我當然知道阿媽不可能真的去跟人家拚了,但是有人撐腰的感覺很好!
~張淑真
Aug 24
雖然不是我的父母,她也未學佛,但姑姑她孝養父母,友愛兄弟,對我們這些侄子姪女也是極力照顧。
母親常說必須將姑姑視為父母一樣愛敬,她為家裡付出許多,稱得上一句長姐如母。
從小到大,姑姑擔心我們生活費不夠,經常各種補貼,她還時常接送我回家,帶我出門購物。或因為疫情,或因為我行李太多,甚至一句我不想跟大家擠車,姑姑就開車載我從台中遠上台北,再自己返程。
前年,我因為想吃釋迦,姑姑說超商店到店不能寄,她跟奶奶就開車專門送了一箱水果來給我吃,臨走前又塞了一萬元給我。
小時候也是這樣,父親職業關係,必須留守,一句我想奶奶,或者奶奶想孫子孫女,姑姑就載著祖父母遠道而來,有次甚至專程跑來高雄幫我慶生,再當天返回。
姑姑從以前就陪伴著祖父母到處遊玩,直到奶奶自從四年前骨折後,出入不便,卻也都還是姑姑親力親為地照顧。
幾個月前奶奶第四度開刀,因為老人家至今虛弱難以坐臥,姑姑改睡到了客廳,只為隨時回應奶奶的需求,只要奶奶無法休息好,姑姑也跟著無法睡。
除此之外,其他生活家務也還是姑姑一手包辦。謝謝姑姑照顧我們上下,她的孝心值得我們學習。
~Min
Aug 23
現在高齡依然健康的外婆,是我們的瑰寶。
我是從外婆分享不完的東西,得知外婆是如此慷慨樂施。每到產季,我們就有吃不完的芒果、龍眼、芭樂⋯⋯各種外婆沒有種的農產品,而這些都是外婆平時與人分享各種東西,別人的回贈。
每次我空手回去看外婆,外婆還是開心到不行,舉凡我聊天的內容、帶她去的地方,各種都是笑納,我常常驚訝怎麼會有這麼隨和的老人家,也因此下定決心要成為像外婆這樣好相處的人。
每每開車路過外婆所在的縣市,我都會繞去看外婆,給她驚喜。總在車子還沒開到,我就滿心歡喜。真的好感恩外婆依然健在,有她在,幸福快樂就在。 大家也因為外婆,有了頻繁的聚餐、碰面,好多個家才因此成為一大家。
很愛外婆、很感恩外婆,希望外婆一直快樂健康平安!
~葉于瑄
Aug 22

十八年前的八月十八日,是我跟太太結婚的日子,在爸媽四個兒子中,是我先去成家立室。
那一天,我整天都見到爸媽溫柔溫暖的笑容;在跟很多親友拍很多的合照期間,我偷偷地拖著爸爸厚重溫暖的手;親子之情都在不言之中,父母對子女的愛,也真摯高潔得不能言說。
~陳嘉傑
Aug 22

我的父母和我有很多一起出遊的經歷,但年屆八十的他們總是記憶混亂,尤其是我的父親,他有一點失智的前兆,常常才去旅遊過的地方就忘得一乾二淨。
父親知道自己體力和記憶在衰退,他的自信心也受到影響,沒人陪伴輕易不敢出遊。我和母親上了宗行班以後就更忙了,出去玩的機會也少。
這是2024年12月10日班上的一日遊行程,去了位在宜蘭的張美阿嬤農場,我力邀父親一起去,他有點退縮,覺得我的同學他都不認識,媽媽說沒關係啊,就我們一家去玩啊,只不過搭一個便車,一起同桌吃飯,別太害怕。
我們在農場裡照的最多的反而是可愛的小動物,這張照片是後來去一個生態園區照的,照片中的媽媽是開心的,但是笑得最燦爛的是爸爸,那是下半天的行程,他的心已經從一開始的緊張到後來的放鬆,到照相時,已經放開了。
這段記憶我記得,媽媽記得,但是爸爸已然記憶模糊了。今年他摔倒二次,做復健6個星期,目前又飽受口內瘡的疼痛,如今再翻出這張照片時,我真的希望我的爸媽都能平安健康,能開心的笑,如同照片中的他們一樣,也希望時光走得慢些吧,別讓他們衰老得那麼快,讓我有更多感恩和回報他們的時間。
~郁玲
Aug 22
記憶中的父親時常不在家,但每次回家時都會帶回一布袋的錢,時常幫助鄰里的鄰居;夏天農忙時用卡車載一車的大西瓜或是桶裝的仙草,村民搬回家享用,對別人大方慷慨,令小時的我總覺得爸爸比較愛別人⋯
學廣論後才知道父親有大愛的精神,體會父親沒有分別心的特質。在今年7月27日父親圓滿103歲的人生,隨著三寶、師父去修行,做一個真正的菩蕯,利益所有的衆生。
~洪素貞
Aug 20
我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光總是很幸福、很開心、很快樂、很溫暖、很有安全感。
有爸爸媽媽的關愛、陪伴、無微不至地照顧,讓我有力量往前走,人生路上不畏艱辛,有您們指引方向,努力做好女兒啊!
每天都在想念著您們父母深恩難報,願再做您們的孩子,報答最親愛的父母深恩。
~林昭君
Aug 20

感謝師父辦長青班讓爸爸老有所依,帶爸爸來浴佛,法喜充滿。
~羅文慧
Aug 20
我因是家中最小的女兒也出嫁離家最遠,所以爸爸媽媽常常有他們覺得好吃的東西就會拿去收起來要等我有回來時給我吃。
但也常常放到他們都忘了,等到拿出來時已經過期了!這就是最疼愛我的超可愛的阿爸阿母。
~尤麗燕
Aug 20
小學有次感冒後來惡化變成肺炎,當時發著高燒,但那時家裡沒有錢去大醫院,爸爸就用一條毯子把我包起來,與媽媽一起到街上診所求醫,但醫生眼見病況嚴重就拒收,任憑爸媽跪求也不收治。
後來打電話給世交的林伯父,他是軍醫,囑咐我們立即到他板橋的診所,經過多日的治療終於救回來了。當時因為爸爸需要上班賺錢,媽媽需要回家照顧姊姊、妹妹,所以就留我在伯父家由伯母照顧,伯母待我如子悉心照料,當時以伯父一個上尉軍醫的微薄薪水,再加上家中的七個子女,其實生活很辛苦,但伯母為了我的病情,還特別張羅營養的食物給我。
記得有次伯母買了一隻雞腿,開飯時所有小孩看到雞腿眼睛都亮了,但只有一隻,有人就拿起筷子想夾,就被伯母制止,說這是要給阿昌吃的,伯父、伯母的恩情讓我永誌難忘。爸媽為我也是操煩了心,被爸爸抱在懷裡的感覺,一輩子難忘。
~周煥昌
Aug 20

記得這張渙黃的相片是在我小學時,爸媽帶我們兄妹三人去旅遊,當然掌鏡者是老爸沒入鏡。
那個年代看我們兄妹穿著,一看也知爸媽把最好的都給我們,讓我們衣食不缺的成長。
感謝爸媽,雖你們已不在,但我永遠愛你們,真的很想你們~~
~Chuan(酷酷龍)
Aug 19

我的媽媽最偉大的是把那時候三歲腦膜炎的我養的正常,感恩媽媽要養五個小孩仍不放棄我,常常被爸爸家暴,傳統的媽媽真的很偉大。
~陳素雲
Aug 19
我最愛的爸爸,在我三十八歲時您就因為肝癌末期才半年時間就往生了,一切都太突然...
我印象中的爸爸像超人,無所不能,身兼母職把我們拉拔長大,我總認為你會一直像超人一樣保護我,當無常來時,超人還是抵檔不住,雖已過二、三十年,我還是很懷念您,祈願您在另一個世界依然做你的超人,永遠愛你~~
~Chuan (酷酷龍)
Aug 19
我是家中最小的女兒,所以也是阿爸阿母及奶奶從小最疼的,從不讓我做任何家事,不管到那邊玩也一定帶我。
到結婚後爸媽總是期盼著我回娘家,但因離家較遠只能偶爾回去,爸媽只要我說要回去他們一定從早上就一直坐在家門口等,直到我到家,這就是最疼愛我的阿爸阿母。
~尤麗燕
Aug 19

青春期的叛逆,在我內心迷失方向的時候,父親開始了接送我上下課的日子。
不懂事的我,還嫌棄爸爸不是很年老就頂上無毛,感覺丟臉,心中滿是不情願他的到來。長大之後,回想起曾經讓父母無比擔心的這一段日子,才發覺丟臉的是自己。
父母親抓不住我亂跑的心,只能先管住我的「身」 。其實一個大人何嘗喜歡被孩子的課表給綁住?況且家裡還不只我一個孩子...... 學佛並成為母親之後,更是慢慢的體會到,要引導一顆心,非常不容易。父母親付出了極大的辛苦,面對不同頻道的子女,不斷地發送訊號,究竟忍受了多少挫敗感、多少眼淚往肚子裡吞、多少期望落空後、重新再調適 ,即便親子間頻道的接收還是斷斷續續,始終願意付出所擁有的時間、體力,陪伴我成長。
不修不念,不知父母恩,謝謝妙音佛學院給予我多一個憶念父母恩的機會!
~妙新
Aug 19

恭敬頂禮師長三寶功德,恭敬感恩謝謝今生的父母,具足慈悲智慧,教養我們四個孩子長大,成家立業,延續家族成長。
~鄧玉梅
July 23
遲來孟子

「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現觀學到第三年,開始對彌勒菩薩的這句話更加認真地探討,原來要成為一位菩薩的基本條件,就是想利益一切有情而希求成佛!經歷了一道又一道辯論題的考驗,這菩提心的定義仍是莊嚴地頂立著。當我沉醉在彌勒菩薩用智慧凝聚成對末世弟子的大禮時,忽然腦海浮現一張嚴肅的臉——媽媽!
國中三年當了兩年半的班長,其實心中累積不少辛苦及委屈。半年回家一次,正是我訴苦的最佳時機。某一次隨意地告訴媽媽:「下學期我不要當班長了。」「為什麼?」「明哲保身!」沒想到隨之而來的,是媽媽少有的憤怒相:「自私自利!」我無言的看著她,心中滿是委屈,「連你都不能了解我的辛苦嗎?」
十幾年過去了,當我看到菩提心的定義,似乎對媽媽的憤怒相有了不一樣的解釋:原來那是一種期望。想到要入寺前媽媽送我的最後一個禮物——一個佛牌,她說:「進了僧團,想媽媽時,要想佛陀,不要想媽媽!」她心心念念,就希望我能具備當一位菩薩的條件——想利他,想成佛。
孟母斷布時令孟子立了志。我很慚愧自己的鈍根,十年過去了,才體會到媽媽對我很深的期待。您不只望女成鳳,您更想望女成佛!我很慶幸有您這位孟母,願能真的送上遲來的孟子。
~妙音學僧
July 22
父母是上天的恩賜
老師說:「有人父母雙全,卻嫌父母管得多、嫌父母嘮叨;有人父母離異,渴望有完整的家;有人有父母,卻未曾謀面;有人出生就成了孤兒,失去父母親;有人曾經父母雙全,現在父母都不幸離世。
父母,是我們生命的靠山。擁有的人,常常會覺得是理所應當,甚至會忘記這是一種恩賜!
有人長大了,甚至覺得父母是一種麻煩,卻不知如果沒有父母親,自己可能流落街頭,沒吃沒穿,挨餓受凍,受人欺侮,也沒人供自己上學。雖然父母不計較他們給予的,但我們總不能忘記他們給予的一切。」
~ 真如老師 《希望 • 新生》心之勇士 083
從小到大,你我可能都曾為了要送父母一份禮物而費盡心思,
或者坐在桌前寫一張對父母感恩的卡片而冥思苦想。
您知道佛陀曾經帶著弟子們對父母念恩嗎?
是否想跟隨著佛陀的目光,來認識父母深恩呢?
父親節前夕,跟著法師們以唸誦《父母恩重難報經》憶念父母恩德,
以此功德為自己及信施的累劫父母迴向。
卡片傳恩情
懂得念恩的人最幸福,寫一張感恩的卡片送給爸爸/媽媽吧!

親愛的爸爸/媽媽:
感恩您...
郝感恩
cardImgType
懂得念恩的人最幸福,寫一張感恩的卡片送給爸爸/媽媽吧!
報恩七世父母
為在世親友填寫「祈福牌位」,
僧團將迴向「業病障悉消除,身心得安康,闔家平安,福慧圓滿」。
為亡者親友填寫「超薦牌位」,
僧團將迴向「祈請三寶加持超薦往生者,恆得三寶攝受,隨願皆滿」。
本服務完全免費,登記至 9/3 (六) 截止。
為在世親友填寫祈福牌位

為亡者親友填寫超薦牌位
